"八字还没一撇"的来历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3:58:25
"八字还没一撇"的来历

通俗常言疏证》卷三: 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意思就是:朱子他老人家在《与刘子澄书》中说到,圣贤们已经是一个八字打开了,即一撇再一撇(捺),而普通人还没有自己领悟(其中的道理)。根据这看现在的‘八字不见两撇’这个谚语,应该是从这里开始引用的。凡是事情还没摸着头脑端绪的,(我们)就叫做‘八字还不见两撇’
明白了不???

解释:
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。
出处:
通俗常言疏证》卷三: 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
“《通俗编》:‘朱子《与刘子澄书》: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,人不自领会。’按今有‘八字不见两撇’之谚,似又因于此。凡事无端绪者,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。”
意思就是:朱子他老人家在《与刘子澄书》中说到,圣贤们已经是一个八字打开了,即一撇再一撇(捺),而普通人还没有自己领悟。根据这看现在的‘八字不见两撇’这个谚语,应该是从这里开始引用的。凡是事情还没摸着头脑端绪的,就叫做‘八字还不见两撇’

这是广东人常说的一句话,应该是”十划都(无)没有一撇,“ 意思是离开事情的完成阶段还远。